IBDP课程IA和EE选题建议分析

2022-09-16 16:40:43来源:未知作者: 飞飞阅读量:

  IBer的学习生活被无休止的写写写充斥着。不管是每门课的IA,还是最后的TOK/EE,繁重的写作任务让同学们苦不堪言。

  IA和EE究竟该怎么搞?选题是第一步,好的选题能够帮助学生成功开局!但大部分同学都会经历头脑风暴,抓耳挠腮也想不出合适的主题,一筹莫展。

  今天老师就来说说IA和EE选题的正确方法和常见误区,为IA和EE做好准备。

  学术写作里有句行话:“好的题目是一篇成功论文的一半” 。

  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——同学的EE论文已经差不多写完了,才收到他的求问,说:老师,我感觉我的论文写得有点乱,你看该怎么改?拿来一看,原来选题就有问题,特别“失焦”(un–focused),特别笼统。这样的问题实在难以“妙手回春”。

  所以,不管是对于IA,还是EE,乃至任何一篇Essay,选题永远都是最重要的第一步。可惜,很多同学在动笔前并没有认真思考什么样的题目和问题才是“好”的,反而匆忙间陷入了很多误区。

  我就在从总体上跟大家聊一下,选题时候到底怎么做才是正确的选择。

  第一步:可谈

  所谓简单是相对的!

  首先说学科,这是每个同学写EE时候第一个挠头的问题。由于IA是每个科目都要求的,所以写IA时不存在取舍学科的问题。

  挠头一般是因为这样一个两难:选题的时候,是选自己不熟悉但是相对简单的科目,还是选自己熟悉但是相对复杂,相对较难的科目?

  常见的建议是选择简单的科目,理由是好把控,好把控就好上分。但我不建议大家这样做:

  什么算“简单的”科目,什么又算“复杂的、较难的”科目?

  学数学的同学常常认为文学简单,不就是随便聊几句感想吗?

  学文学的又常常觉得数学简单,不就是找个生活实例套一套数学公式吗?

  其实,所谓“简单”、“复杂”,不过是戴着有色眼镜的狭隘理解罢了。

  只要深入进去,没有任何一个学科一门知识是“简单”的。(by the way, 如果还持有这种理解,应该立即回炉补一下TOK的第一课:视角与知识。)

  退一步讲,即使真有简单的科目,那么,简单就意味着好写好上分吗?事实恰恰相反。

  简单的立意只能写出简单的论述,而这种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”的出发点恰好与EE和TOK的要求相反,这两门是整个IBDP的核心,是其精华所在。

  说白了,这3分说多不多,想要的话就是要去挑战的,而不是能“保”下来的。

  所以,EE选题当然要选择自己熟悉的,感兴趣的,有话说的科目。只有这样,你才有可能发展出一篇充实、有力,真正能够让自己脱颖而出(stand out)的论文。这叫做“可谈”

  第二步:可探

  选题太宽太泛不可行

  接着,来说说题目到底应该怎么选。这里面的问题有很多,这里说一个最大的问题,也是很多同学最常犯的一个错误,就是选题太宽太泛,EE如此,IA亦然。

  比方说下面这些题目,同学和家长们可以参与投票,以下五个选题哪些是好题目,哪些是差题目。

  我们来逐一看下这些选题的问题:

  前两个选题,最大的问题就是太宽泛。以第一题为例:π的性质有很多,整个西方文学中悲剧英雄的形象更是繁多,它们怎么可能是一篇几千字的essay能够说尽的呢?再有,π的性质和悲剧英雄都并非是全新的话题,早有人从各个角度考察过了。

  那么作为一个中学生,再写一篇该主题的论文,你的有趣视角和新鲜思路是什么?这才是思考和选题的起点。

  第三、四选题就有了一定的具体性,至少,它们开始有了“限定意识”,把题目的思考范围限定到一个局部内。但是,也还不够到位

  第三题的医疗的进步有很多方面,第一次世界大战也涉及林林总总,用一篇论文把它们的关系全部囊括还是显得庞大;

  第四题中研究对象已经比较具体,但若能进一步限定到某一类或某种特点的漫画书,则更为聚焦、妥当。

  相比之下,第五个选题就非常具体、非常清晰。看到这个题目后,会非常明确地预期论文将要回答,解释一个什么样的问题。好的论文题目就应该向这个标准看齐。

  为此,同学在选题的时候需要的不是发散思维,而是相反当你遇到一个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时,先不要冲动,而是要以它为起点,去逼问自己更具体的问题。

  你可以尝试用下面的问法提示自己:

  名师解惑| 无数IB党陷入IA&EE困局?“选题三步走”打造完美开局

  此外,当同学实在找不出自己想要写什么问题的时候,可以考虑采用比较型的写作策略,也就是对两个对象,可以是概念、作者、文本、方法,等等进行比较。

  这个方法很好用,很利于激活思维,但同时也要注意:比较策略不容易收得住,不容易写得紧凑。对于字数并不算多的IA和EE,使用比较策略需要慎重。

  有一个具体而明确的问题,这叫做“可探”

  第三步:可做

  你的选题有足够内容支持吗?

  最后,在“可谈”“可探”的基础上,同学还应该注意“可做”。所谓“可做”,就是说选定的题目要有研究条件和资料去操作、执行。这一条说起来好像很简单,但真到了实际中,很多同学仍然会在这里踩坑。

  不少同学是写到中段,才渐渐发觉能支持的资料并不充分。这时换题已然代价极大,可谓进退失据。

  想要避免踩坑,需要同学懂得“探究思维”,把自己平时写作文的习惯流程改过来。

  传统上,同学写作文是先构思,后搜集素材,选题立意靠“拍脑袋”。但IA和EE这样的学术性写作过程正好相反。同学得先做好一定程度的背景工作,然后再妥妥地敲定一个题目

  同学们得要做文献阅读,看看想要探讨的这个问题前人有没有研究过;特别对于物化生这三科来说,得要先行摸一下底,看看自己想做的题目有没有条件做实验。

  此外特别提醒同学们,只要有可能,应当尽可能在定题前与你的课程老师进行交流,听取他的意见,也向他汇报你的想法。

  总之,同学们谨记住论文选题的六字诀:可谈、可探、可做。最后,注意一个高能预警:EE和IA的选题不要重复!不要重复!不要重复!

  不要把EE当成是IA的拓展,这是致命雷区,千万不要踩!

  选对了题目,万里长征就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。当然,写作的过程中还有很多其他方面的问题和难点,包括如何把自己的论说跟文献连结起来,如何遣词造句能写得规范得体,导论、主体、结论部分分别该怎么写,等等

  总之,如何写出“学术味”,这些写作点需要一个个解决。

相关文章

更多栏目

热门文章